在全省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20周年和帮扶中心建设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李登菊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6/05

在全省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20周年和帮扶中心建设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登菊

(2012年5月30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20周年和帮扶中心建设10周年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典型,进一步开创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新局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送温暖活动和帮扶维权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工会干部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重视、支持工会送温暖活动和帮扶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川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20年的探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质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制度上不断规范。最初,我们的送温暖和帮扶多是重大节日的临时性活动,而今,我们已经建立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临时性帮扶活动已经升华为常态化帮扶制度,并纳入了全省“十大民生”工程。二是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最初,我们的送温暖和帮扶主要是送慰问金、慰问品,发放慰问信,而今,我们的送温暖和帮扶不再是单纯的生活救济和思想抚慰,医疗、就业、子女入学等更为实在的内容已经囊括其中。三是在主体上不断多元。最初,我们的送温暖和帮扶只是工会的独角戏,而今,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同是送温暖和帮扶的主体,基本形成了“党委主导、群团主抓、部门参与”的社会化帮扶大格局。四是在对象上不断拓展。最初,我们的帮扶对象仅限于部分困难职工,而今,我们不仅实现了建档困难职工、农民工帮扶的全覆盖,还涉及到了所有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在上述四个转变中,尤其是在帮扶主体和对象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工会和职工的范畴,已初步形成了社会化帮扶大的网络,活动影响迅速扩大,帮扶效果日益明显。截止2011年底,全省共建成21个市级惠民帮扶中心、153个县级惠民帮扶中心、823个乡镇(街道)惠民帮扶工作站、1186个社区(村)惠民帮扶工作点。目前惠民帮扶中心已成为党委的民意中心、政府的维权帮扶平台、群团服务大局和深化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刚才,茂乡同志通报了四川工会20年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情况,他的通报详尽而深刻,俨然是四川工会20年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缩影;先进代表们的发言纯朴而感人,仿佛是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精彩点滴的回放。下面,我再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围绕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的新部署,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的精神。全省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及时组织好传达学习,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热潮。要把深入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的精神与围绕经济发展新目标,组织引领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与深化送温暖活动和帮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省十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任务,凝心聚力。要把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作为有效载体,将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开展转化为服务科学发展的积极行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三个翻翻,五个提升”的伟大实践。要把当前工会开展的“面心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做细做实,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职工中去,主动了解职工群众的呼声,积极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做到面对面地与职工交流,心贴心地做职工思想工作,实打实地为职工和企业服务。通过深入细致做工作、走访慰问送温暖、情况排查清底数、真情帮扶助民生,发挥了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在社会稳定中的中坚作用,为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的新部署凝心聚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要适应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做好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工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中发挥好拾遗补缺的作用。作好新时期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各级工会组织既需要服务的意识、更需要服务的策略,既需要实践的作风、更需要创新的精神。一是把争取手段与整合资源相结合。一方面,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会重点工作,争取党委、政府在政治上加强领导,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政策上加大倾斜,从而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等平台,加强工会与人社、财政、民政、司法、住建、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努力实现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工会帮扶工作,实现与社会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二是把物资帮扶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坚持扶贫与扶志并重,把物资帮扶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通过走访谈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结对子”等形式,把深入细致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送温暖和帮扶工作中去,充分利用工会文化娱乐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帮扶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作到理顺情绪、凝心聚力。三是把具体工作与重大活动相结合。主要是把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与“进千户企业、访万名职工”活动结合起来,面对面地与职工群众交流,心贴心地作思想工作,实打实地维权服务,切实增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作好事、解难事的技巧和能力。

  第三,要顺应新形势下职工群众的新期盼,在做深做实上下功夫。各级工会要把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着力点,把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作为工作目标,切实把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做深做实,不断提高其质量和效果。一方面丰富内涵,继续扩大工作覆盖面。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对象多、分布广,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只有健全的网点和多元的手段,才能实现帮扶的全覆盖,才能作到应帮尽帮。当前,以市(州)级帮扶中心为龙头、县(市、区)级帮扶中心为枢纽的体系已经建立,但最基层还有不少空白点和盲点,特别是乡镇(街道)、社区惠民帮扶站点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把视野放宽、将重心下移,全面建设乡镇(街道)帮扶站点,着力推进工会帮扶进社区、进企业,逐步实现 “横到边、纵到底”的网络化和全覆盖。同时,要在切实保障困难职工家庭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需求变化,推进帮扶向促进就业、逐步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拓展,以满足职工群众的不同需求。要进一步打响“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送”活动品牌。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需求变化,推进帮扶向促进就业、逐步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拓展,特别是加大就业服务力度,采取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措施,尤其是要加强工会的小额贷款工作,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要积极开展医疗帮扶,鼓励地方工会和企业开展大病统筹等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中困难职工的帮扶,加大对边缘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推动将困难职工家庭纳入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推动解决困难职工面临的实际困难,使广大职工更加体面地劳动、更有尊严地生活。另一方面完善机制,全面推进工作规范化。工会送温暖和帮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也是工会及其他群团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一套功能完备、制度健全的运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继续加强信息动态化管理,本着“救急济难、拾遗补缺”的原则,在帮扶对象综合数据库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帮扶中心窗口办结事项网络督查和社会监督平台,实现中心对各类帮扶事项的接件、办理、办结的全程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帮扶中心管理,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着力健全领导值班、信息报送、情况汇总、应急处理、办结反馈等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要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着力推动建立产业、企业工会与地区工会之间通力协作、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工作联动机制。

  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工会帮扶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工程和社会管理考核目标,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帮助解决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创造更良好的条件。

  同志们,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是一项阳光事业,工会组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推动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