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市委书记李刚到巴州区调研扶贫开发工作。他强调,要提高规划与城乡统筹水平,实现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
在巴州区下八庙镇凤凰包村,一排排整齐的黑色大棚尽收眼底。据了解,当前,该村立足本地资源,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正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当地村民种植食用菌和养殖土鸡。
李刚在巴州区下八庙镇调研
“大棚有多大规模?”李刚问。
“占地60亩。”绿洲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中回答道。
“投资有多少?”李刚问。“一百多万元。”陈中回答。
“在自己找市场的前提下,能上多大的规模?”李刚接着问道。
“我们跟(成都)金堂合作,他们提供菌种和技术,我们负责生产。”
“在四川范围内,种菌种菇的多不多?”
“金堂、什邡、崇州等地都有种菌种菇的。”
李刚指出,要立足现有资源,积极探索让老百姓持续增收的途径,以及从政策层面积极支持和扶持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发展当地经济的主观愿望都是好的。但发展种植养殖业更要了解市场供给情况、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技术要走到最前沿,对市场的判断和把握要走到最前沿,培育的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要有基本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要积极建立和参与种植养殖业保障机制。企业要在拓展市场能力上下功夫,包括运输、储藏、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政府的投入到底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利益,要学会算账,老百姓增收了,政府也就盈利了。
随后,李刚一行又来到巴州区与仪陇县接界的石桥村调研中心村规划建设情况。
按初步规划,石桥中心村将建设在巴南高速公路旁不远,依山就势,主要规划为一家一户、一楼一底具有川东北民居风格的农村居民聚居区。
李刚指出,中心村规划建设认识要到位、规划要到位、服务要到位,要提高认知水平,借助中介的力量、借助专家的智慧、借助市场的理念来帮助推动和实现中心村规划建设,让中心村规划建设真正实现功能上的提升、品质上的提升、内涵上的提升,让村民进入新的生活区域后,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新的发展能力。要打破行政区域界别,一定不能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乡(镇)要打破村(社区)的概念,县(区)要打破乡(镇)的概念,市里要打破县(区)的概念。要实施重点领域的突破,重点地区的发展,以重点来突破,并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中心村规划建设要做就要做成一流的水平、一流的业绩。如果受现实条件限制,我们将尊重现实,绝不做对未来有影响和隐患的事情。
李刚强调,如果在高速公路的下匝口一公里内摆什么中心村,就不要搞了,这是血的教训。高速公路下匝口,有许多事态不可预知。战略上,这些地方的公共性、服务性设施将不断完善、不断增加,需要占用空间;安全上,高速公路旁不出事更好,一旦出事就是大事,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上考虑,高速公路两旁噪音大、扬尘多,也不会给老百姓真正带来收入。
结束对石桥村的调研,李刚又前往渔溪镇、九镇乡中山寨村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在听取了渔溪镇工作汇报后,李刚强调,中心镇建设要建成统筹城乡示范区,中心乡镇规划建设不仅仅是居民集中聚居区,更是聚集财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要提高规划水平,提高城乡统筹水平。
李刚指出,渔溪镇规划应该抓住其城镇的“魂”,明确定位,彰显特色,在规划的深度上做文章、下功夫。比如把渔溪镇定位为川东北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基地,就要充分考虑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建设,以及相应的加工、销售等商业体系的规划建设,甚至中药材文化的培育等各个方面都要一起规划,逐步推进,中心镇的功能和布局也要作出相应调整。同时,要跳出渔溪考虑渔溪中心镇的规划。该镇离恩阳只有十多公路,应该尽量避免与恩阳的雷同,并在功能和作用上与恩阳镇形成互补。
李刚要求,扶贫开发工作要重点围绕农村交通与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居建设、农业产业化、劳动者技能培训四项工作来抓,整体考虑,实现重点突破;要加强对乡(镇)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提高规划水平,完善规划编制,以规划引领发展;要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实现乡(镇)村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优秀的干部放到开放和项目的主战场抓项目、抓投资,放到基层一线去同老百姓心连心,同甘苦,引导农民治愚、治穷、致富。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晓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向全国、副市长侯中文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