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市委将这次中心组学习会扩大到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门召开这样一个规模的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进一步推动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学习会,又是一次自我剖析会和工作再动员会。
刚才,吴旭同志就这次中心组学习的情况作了小结。总的感觉,大家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解、分组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央、省委精神和市党代会精神的认识,理论武装进一步加强,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举措进一步明了。这几天的学习,与会同志普遍感到,有启示、有体会、有收获,但学习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上来,体现到改造思想、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来。今天在座的都是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是我们巴中建设全面小康的骨干力量。尤其是市、县(区)换届刚结束,新班子树立什么样的新形象,领导干部有什么新作为,展示什么样的新作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寄予厚望、高度关注,市委充满期待。市第三次党代会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今后五年,怎么干、谁来干,成效如何?关键看在座各位。站在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新形势,肩负市党代会提出的新使命,我们这一茬人将以什么样的作为、什么样的贡献,来回报组织的信任、人民的期待?这是必须要鲜明回答的重大问题!
一、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
最近,我通过对各方面工作的了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并结合实际大力推进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各项工作。但是,我也深深感到,在工作推进中,在部分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精神状态还不佳、发展意识还不强、敢作敢为的氛围还不浓、创新创造的办法还不多。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二次全会上讲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时深刻指出,我们目前要克服和防止“四个危险”,首要的是“精神倦怠”的危险。这个“精神”,实际上就是指理想信念。理想信念这个问题,是带有管总性、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追求多样化的当今社会,理想信念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被忘记,不能认为讲理想信念是不管用的“大道理”、讲理想信念是空洞无物的“唱高调”。实际上,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许多乱象,我看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理想信念的动摇、缺失和扭曲;在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中,有的领导干部精神倦怠、无所作为,我看也是一个理想信念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工作标准和工作结果。尤其是对我们领导干部而言,理想信念就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是领者、是导者,如果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偏离、动摇,那么受影响、受耽误的不仅仅是我们个人,而是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关系到巴中的发展大局、关系到400万巴中人民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一件件具体的生活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所以理想信念对我们领导干部而言,既是根本的,也是具体的;既是个人的,也是共同的;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在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谋幸福。具体到当代巴中,我们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呢?那就是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推动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让巴中400万人民群众过上幸福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这一理想信念,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政治使命,是上级组织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是巴中人民寄予我们的强烈愿望,也是我们每位领导干部最起码的道德良知。
(一)要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正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领导干部这个职业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就是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好的条件、有更大的舞台为群众做点事;另一方面,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一旦理想信念丢失、精神道德滑坡,就可能凭借占有的机会、条件、舞台谋取私利,甚至干坏事,愧对组织和人民。尽管这些现象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这是值得我们在座每位同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准备这个讲话的过程中,我再次重温了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时写的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马克思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我们选择了从政,就是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就是选择了为人民而奉献。通俗地讲,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现阶段就是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天斗地,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但坦率地说,我们一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状态,还没有从根本上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有几种现象:一种是对群众没有感情。自己的事情再小都是大事,群众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比如,对待上访群众,我们一些干部就是躲着不出面,本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不及时解决,本不该发生的问题任由发生。又比如,我曾经严厉批评的垃圾问题,曾经一度时期,垃圾遍街,老百姓怨声载道,我们的一些干部就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你有小车坐,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前可以一飚而过,但老百姓呢?如果你心中装着群众,对群众稍稍有点感情,就不会那样麻木不仁。一种是对贫穷没有感觉。巴中建地设市18年来,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艰苦创业、不懈努力,在底子薄、条件差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说我们现在依然贫穷,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不同意见。
贫困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困落后面前,失去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怕的是在贫困落后面前寻找借口、怨天尤人;可怕的是对贫困落后见惯不惊、感觉麻木。比如说,对全市1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这个数字,大家是什么感觉?我们有的人还自我陶醉地说,我们是劳动力大市、劳务经济云云。试问一下,如果你长期把老人孩子丢在家里,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外地打工,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我说,我们的老百姓不能就地就近就业,找到活干,找碗饭吃,是我们当干部的没能提供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条件,是我们当干部的失职,是我们当干部的无能。在城市化加快的形势下,如果大量的巴中人被外地城市化了,我们巴中就可能成为“空心的城市化”,我们在座的还有什么资格在这块土地上执政呢?还有什么脸面面对我们的父老乡亲呢?一种是对现状没有感悟。人们常说,生命的长久在于运动,生命的质量在于感悟,可我们的一些同志把现状当现实,把现实当事实,认命。比如说,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农业大市,为什么农产品市场却被外地产品占领?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生态大市,为什么却没有体现在我们天天生存生活的这个城市环境上?今年6月奇葆书记视察巴中时,对我们的城乡环境建设提出严厉批评,他讲,目前巴中的城市,没有半点现代的特色,没有半点现代的感觉,到处都是“蓝顶子”,简直糟糕透了。这样的环境,怎么适宜人居?!怎么吸引投资?!老百姓怎么看待我们党和政府?!对刘书记提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从城乡环境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的角度做了全面的安排,正大力度有序整治,但依然还有说七说八的言语,让他们说去吧!对目前巴中面临的种种现状,大家想过没有?悟过没有?不要熟视无睹,安之若素啊!一种是对危机没有感应。比如说,一度时期,我们将发展不快、发展不了的原因归结到交通条件。可在交通条件正在发生极大改善的情况下,我们的一些同志依然没有什么新的行动,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路通了,山门一打开,财源就会滚滚来,对我们城市小、品质低,缺乏产业承载力,很容易被周边城市反吸附的危机浑然不觉,还在怀疑为什么要办、办得到吗,还在为干了会有后遗症而消极观望,还在为干好了与自己有多大关系而枉费心机。我查找了一组数据,近五年来,川东北5个市中,巴中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量年平均值分别为21亿元、83万平方米,大大落后其它城市,比南充相差350亿元和170万平方米。我还是讲,要统一思想认识,我们加快城镇建设,这个决不是说什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一些无所作为的人才这样去讲。我们说,为官一任,不能致富一方,山河依旧,面貌不改,那就好吗?守着中庸、无能、不负责任,那就好吗?环境的改善不是给别人看的,别人来了也就一天半天,真正享受的还是我们当地的百姓群众,只要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做,决不能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来影响我们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环境是一个区域非常重要的保障,城市环境更是很关键的生产力。我们要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中,赢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形成自我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必须要下大力气抓好城乡环境特别是城市环境建设。
上述种种现状,反映出我们巴中并不是没有优势,加快发展并不是没有可能,暂时的差距并非不能缩小,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干部缺乏为百姓谋利益的情怀,缺乏像马克思所说“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的精神追求。所以我们一定要真正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理念,真正树立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信念。
(二)要把“破釜沉舟,追赶跨越”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
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就不会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就不可能干好工作、成就事业。我之所以提出把“破釜沉舟,追赶跨越”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因为我们已经穷到底了,即使再输一回,也不过继续是最后一名,所以我们一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顾虑的了,二没有什么脸面可以再这样下去了,三没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再奋起了。把“破釜沉舟,追赶跨越”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来源于抢抓发展机遇,来源于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自觉自信,更来源于我们实践的证明。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我们的一系列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巴中经济开发区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投资30亿元的园区主干道、投资1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两化”互动强力开局,四级新型城镇体系全面推进,新区开发、新村建设加速推进,产业培育多点开花;开放合作奋力加压,雨润、温氏、建丰、金强等大型知名企业落户巴中,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接近翻两番;城乡面貌变化明显,天星桥水库、巴河治理、城市道路改造、50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城乡环境治理、“五创联动”初见成效;扶贫开发、“六大工程”扎实推进,30万户农村土坯房改造全面启动,3900公里乡村道路建设加快推进。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15%,全市经济发展呈现持续提速、加快发展的喜人态势。事实证明,信心比金子还宝贵,只要信心坚定,就没有破不了的难题;事在人为,只要敢想、敢干、敢闯,只要我们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并把这种勇气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我们追赶跨越的精神支柱,我们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
气可鼓而不可泄,当前我们尤其要警惕和坚决反对两种特别的现象。一是“看闹热,说闲话”的看客现象。等待、观望、犹豫、怀疑,这类人不多,但目前还有,个别地方、个别时候、个别方面还比较突出。一些人操着手看,眯着眼睛当裁判,甚至还要当当“评论员”,自己不干,又怕别人干,到处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些人还闲不住,碰见人给别人说,没有碰见人自言自语说,嘴巴说累了或者不想说,就用手指头敲键盘短信说、网上去说,据说麻辣社区巴中论坛每天在线人数在全省市州中遥遥领先,热闹得很,而且时段上很有规律,上班时间人数多,下班时间、节假日少。对于这类人,我的态度,是不理他,是彻底让他闲着,对搞人身攻击、搞污蔑陷害、搞煽动破坏的依法管理、坚决打击。二是“等靠要”的站客现象。事实上,变化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出来的。“等”,只能越等越穷,只能越等越落后。我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核心就是不等不靠。如果等,那么唐巴路就不可能在那个年代那么快建成。机遇是流动的资源,等,就是白白丧失机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旧城改造中的拆迁,我们希望等有钱了来拆,结果拆迁成本呈几倍的增加。所以早做早主动,迟做很被动。还有就是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经营,你现在改和过去改,代价大不一样,怎么经营和怎么管理效果也不一样。“靠”,靠谁?靠国家支持,中国这么大,四川这么大,等着要做的事情这么多,苦孩子穷孩子也很多,都得照顾;靠别人关心,还要看别人的实力、心情、兴趣。所以根本的还是得靠自己。“要”,看怎么要,要什么。长期以来,我们有部分人,打着小算盘,争取点小钱,过着小日子,真不是滋味。我们要真诚感谢、永远铭记各方面的关心帮助,但我们更要努力奋起。资金要争取、项目要争取,人才和政策更要争取,比如我们正在努力争取天然气政策,就是要的一种可持续的支持。所以我反复强调,既要向上,该要的必须要回来,更要向外,争取市场,向市场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还要向内,深化改革,激发内力。比如我们兴文新区与中交建的合作,这就是一种向市场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
(三)要把“讲奉献,作贡献”作为新时期的执政追求
奉献是一种品质,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对领导干部而言,仅仅讲奉献还不够,还得作贡献,看你为社会、为百姓,做出了多少实实在在有益的事情。在巴中发展的特定阶段,发展有许多新要求,人民有许多新期盼,既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更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善于作为。这是巴中现阶段发展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的执政追求。
尽心履职是领导干部应尽的基本义务。领导干部岗位是一种稀缺资源。大家能够走上领导岗位,一方面是组织和人民对我们过去履职尽责、努力工作的肯定和信任;另一方面更是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领导就是负重,在其位,必须谋其政。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忠于党和人民之事、恪守为党和人民之责,这是基本义务。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有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岗位竞争意识、岗位忧患意识,珍惜岗位,恪尽职守,履行义务,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真情奉献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为民情怀。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一个领导干部恪守为民之责的具体体现。为人民群众办事,办得再多、办得再好都不为过。为人民群众奉献,吃再多的苦、流再多的汗都值得。作为领导干部,我们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既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先于一切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饮水、行路、读书、看病、住房“四难一改造”等困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又要从根本上抓发展,同时抓好社会管理,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体现真诚为民的情怀。
多作贡献是领导干部肩负的时代使命。今天的巴中,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一系列大好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抢抓机遇,推进全市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已经落到了我们这一茬人的肩上。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到加快巴中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真用心谋事、真用力干事,心无旁骛、只争朝夕思发展、促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二、要解决时代责任问题
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内生动力,其具体的承载、物化的内容,就体现和落实在对人民、对事业、对工作的时代责任上。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就是我们这茬人、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向上级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紧要关头往往只有几步。我们这茬人的一届任期,与“十二五”时期基本同步,处于这样一个巴中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承担好责任,如何尽心履行好职责,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能让巴中发展在我们这茬人任期中错失发展机遇,发展差距拉大。如何不错失巴中发展良机,不耽误巴中发展事业,不贻误全国全省全面小康的大局?就要牢牢把握巴中发展的时代特征,抢抓时代机遇,用实际行动,担当时代使命。
(一)解决时代责任问题,首先要解决作风不实的问题
巴中要实现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这是“非常之事”,非一般的作风和能力,一般的精神状态和努力所能达到的。做非常之事,必需非常之人、非常之精神、非常之能力、非常之举措。各级干部作为推动巴中加快发展的“非常之人”,是事关全市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必须具备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超常的付出。目前,不负责、不尽责、不担当的“三不”问题,仍在一些部门、地区和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缺乏昂扬的斗志。对工作无所用心,对事业无所追求,缺乏斗志,思想僵化,精神萎靡,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庸庸碌碌混日子,心思没有放在工作上,怕吃苦,怕碰难。工作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只要文件没有规定的就不敢动,只要原来没有遇到的就不敢碰,只要别人没有干过的就不敢干,打不开工作局面。二是缺乏基本的责任心。工作浮在表面,不深入、不落实、不具体,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说了就是做了,交办的工作不落实,不问情况,不扯回销,也不报告结果。听说我们有的干部,签文件看都不仔细看,提起笔就签,文件里还有错别字。三是不敢较真逗硬。有的干部遇到矛盾上推下卸,怕得罪人、怕担风险、怕丢官帽,怕这怕那,就是不怕巴中发展不起来、人民群众富裕不起来。还有极少数同志把心思用偏了,沉溺于你请我,我请你喝烧酒,不念工作经只念人情经,拉帮结派,酒后闲谈,损害形象,带坏风气。我们要郑重告诫大家,共产党人最讲情义,那是事业和人民的情义。作风问题不解决,要实现追赶跨越无疑是一句空话。各级干部要务必认清自己肩负的职责与使命,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只要是发展需要、事业需要,就要有一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努力创造条件上”的自信和豪气,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作为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重要平台,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才能,推进工作。只有这样,巴中的发展才有希望。希望大家大胆开展工作,创造性工作,市委、市政府明确地支持和保护。一个干部,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只要是一心为公,一心为了巴中发展,想错了,做错了,我们还可以纠正重来,也是一个经验的积累,防止以后犯类似的错误,实现“负数变正数”。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是零,零永远是零,变不成正数。
(二)解决时代责任问题,必须要解决本领不硬的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我们这次中心组学习,也就是为了解决本领不硬的问题。本领一要靠学习。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思想境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建议大家少喝点酒,多喝点墨水;少打点牌,多看点书;少跑点关系,多学点知识。二要靠实践。俗话说,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先下水。你不去实践,不去亲力亲为,就没有感性认识,就得不到第一手资料,永远处于研究状态,落不到实处。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不是到一线,不是到现场,习惯于在办公室看文件,在图纸上搞蓝图、指点江山,在会议桌上研究问题,在讲稿里布置工作,这样的本领,我想无论如何也不会强到哪里去。三要靠思考。我们有的干部,坦率地说,爱学,也肯干,而且很辛苦,但为什么就是本领不见长呢?这就是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总结、不善于提升的原因。所以学而不思则罔,行而不思则殆。
(三)解决时代责任问题,必须要解决激励机制问题
没有激励机制,就不会有工作动力,就不会履职尽责。目标激励是一项体现科学发展、符合巴中实际、促进工作落实的好制度,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加以坚持。坚持细化、量化、深化,把市党代会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岗位、到人头、到年度,甚至到具体时间节点。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争第一、创一流作为工作追求,各项工作在全市、全省中争名次、升位次,围绕目标、自我加压、负重拼搏,苦干比精神、快干比速度、实干比成效,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各县区要把目前这种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好势头发扬光大,旗帜鲜明地、公开地,比实绩、比作风、排位次。各部门之间要形成竞争,比争取资金、比争取项目、比争取政策、比服务效能、比群众满意度。各单位内部科室站所之间要形成竞争,比谁的工作落实快,比谁的工作质量高,比谁的作风纪律好。各基层单位之间要形成竞争,比谁的风气好,谁办的实事多,谁的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强,谁的群众口碑好。比,就有高低;比,就有强弱。市委、市政府将对各个县(区)、经开区和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进行排名公示,涉及群众关心的问题,还要在电视、报刊、网站及公示牌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对事关民生的工作,有关部门要站出来,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市委、市政府拟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奖励,设置了综合目标奖、招商引资奖、重点项目建设奖等,对目标执行好的单位进行重奖。在奖金分配上,必须拉开差距,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干部,充分考虑提拔使用,提供更大的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对那些工作一般化的干部,那就挪位子;对工作不在状态、不干事甚至乱作为的,必须腾位置,形成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干部导向。
三、要解决推动能力问题
我们有了奋斗目标,有了理想信念,有了时代责任感,还必须有正确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推动能力。毛泽东主席曾把完成任务比作“过河”,把工作方法比作过河的“桥”和“船”,过河就必须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许多干部还是想干事,内心深处也想干出几件像样的事情来推动巴中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干事创业的本领,常常在项目推动、资金争取、招商项目落地、征地拆迁和社会管理等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导致干不好事、干不成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感到,作为县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好市党代会报告,必须把“修桥造船”的本领掌握好,才能在各类工作中、在艰难工作中举重若轻,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一)要善于战略谋划,科学统筹,在工作思路上突出系统论
战略是具有统领性、全局性、决定胜败的谋略。战略谋划能力,体现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当前特别需要我们在战略谋划上高人一筹,扬长避短,重点突破,实现追赶跨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部分干部缺乏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工作,对整个工作全盘胸中无数,整天也很辛苦,但东一榔头西一棒,顾此失彼、互相脱节,面上无成效,点上无突破,形不成整体推进的局面和效果。还有些同志,工作凭经验、凭主观,甚至想当然办事,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率。因此,在推进工作中要认真坚持系统论,善于战略谋划推动落实。要大手笔科学谋划。我们干事的舞台在巴中,但干事的眼光必须跳出巴中。只有把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大背景下去审视、研究,我们发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目前,巴中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初始期、新型城镇化起步期,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商机很多,但也是一个考验,看我们的干部敢不敢想事,善不善谋事,敢不敢定事。只要我们用国际化的眼光,大手笔、高水平科学谋划,真正敢定事、敢干事,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无论是县区的同志,还是部门的同志,都要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思路目标,谋划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更要善谋大事、善谋大局,有板有眼抓重点、抓示范;各级各部门分管领导,要对分管的工作超前、深入、具体、专业的战略谋划,长远干什么,当前干什么,重点抓什么,关键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序推进。比如,在扶贫开发上,我们要按照系统论的方法,把实施好“六大工程”建设,既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更作为统筹城乡的主要内容。要前瞻性系统谋划。面对各地竞相发展、激烈竞争的发展态势,我们干工作就要像高手下棋一样,走一步看三五步,站得高、看得远,快人一拍,抢先一步,出手不凡,决不能就事论事,亦步亦趋,总在人后。比如,川东北几个市的高速路网联通后,就形成2个多小时的物流圈,很容易被“反吸附”。我们必须抢抓高速公路、铁路正在建设的这几年时间,尽快把城市做大,增强承载力和聚集力,避免被“反吸附”,使“过境通道”变为“枢纽经济”,使几何中心区域变为经济先行区域。我们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抓重点,但不是只抓几点;抓示范,但不是抓一点;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抓某几项工作,而是把握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发展,注重系统性,既加快推进三产联动、基础设施建设,又超前谋划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社会管理和政策制度创新。要创新性深度谋划。我常讲的工作上要有超常思维,实际上就是指创新性、深度地谋划思考。如果因循守旧,思维不发散、不开阔,思路就出不来,工作局面就难以打开。当前,巴中发展的进程中,面临许多新课题、新问题、新难题,需要我们像做学问一样研究工作、深度谋划,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当前,我们在推进统筹城乡、“两化”互动工作中,要认真思考“五个关系”,做好深度谋划工作。一要处理好发展战略和现实需求的关系。要结合现实需求,进一步深化、提升和完善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规划,把正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群众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加理性的工作态度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落实。二要处理好统筹城乡和扶贫开发的关系。以实施“六大工程”特别是土坯房(危旧房)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为抓手,长短结合,综合考虑,以扶贫开发的成果奠定统筹城乡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基础。三要处理好政策促进和开放带动的关系。巴中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地区,非常需要中央和省委的关心支持和政策促进,但更要用市场的理念,充分整合和聚集各类市场要素,形成助推巴中发展的不竭动力。四要处理好发展标准和认知水平的关系。既要继承、传承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又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促使工作更加富有成效、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富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五要处理好改革创新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特征,结合地区实际、发展实际和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的实际,积极深化改革,不断推动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新成果。
(二)要善于把握规律,抓纲带目,在工作推进中坚持控制论
规律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能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要害,形成对全局和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有效的掌控。目前,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抓工作,就事论事,缺乏从规律上思考谋划,抓不到点子上,抓不到要害处,抓不住控制的关键环节,一些工作始终做不到位,要么工作做了没有质量,要么问题始终解决不了,这就是没有抓住规律。在推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研究工作,推动工作,既要把握一般规律,更要研究特殊规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从长远上解决问题。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市场规律和行政规律问题。要科学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准确研判经济发展走势,敏锐捕捉市场变化机遇;充分认识法制经济和效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充分认识资本逐利的特性,多形式吸引各种民间资本进入巴中;在市场博弈中,要学会与狼共舞,学会算账、学会竞争、学会合作的本领,增强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才能持续地实现双赢和多赢。目前,我们许多干部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不深,运用不活,往往以计划的、行政的、官本位的思维去对接市场,抢抓市场机遇的意识不强,用市场的办法去研究推动发展的能力不足。比如,多形式利用资金方面,南充市善于利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一下子筹集了10多亿的建设资金。再比如,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行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对我们巴中这个区域市场来讲,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很不足,严格说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我们要从区域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要科学把握行政经济规律。对现行政府资源特别是各类政策,既要灵活运用、创造性运用,还要十分注重整合,特别是要注重制度的创新设计,使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既主导又效能,以适应巴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发展、大建设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把握其中的规律性,提高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市场发育滞后的状况下,政府主导作用非常重要。要强化政府推动和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强化工作力度,扩大开放合作;强化项目工作,加大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和争取工作;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引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和人居环境,加快城镇建设和园区建设,持续深入地开展投资软环境建设;发展市场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既精心培育,又依法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要充分注重市场和行政规律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过去,我们抓工作,注重行政工作的规律性要多一些,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要少一些。事实上,市场经济中既有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一面,也离不开政府的调控。我们做决策抓工作,一定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将行政和市场的办法有机结合起来,用行政的手段、行政的资源推动和培育市场,让市场的活力充分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既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又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切实破解前进中的难题。我们既要打“老区牌”,向国家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又要打好“市场牌”,向广阔的市场找出路、要活力,更要研究组合打好“老区牌”和“市场牌”,充分运用好这两种力量、两种资源。
(三)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策略,在工作推进上注重方法论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市第三次党代会解决了未来五年巴中发展的战略问题,我们的具体工作就必须注重研究策略这一个个战术问题,这样才能打赢一场场硬仗,夺取巴中同步全面小康的一个个胜利。目前,我们在抓工作中,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更要注重和讲究策略。要吃透实情。做任何事情,制定任何措施,都首先要把“上情”吃透、把“下情”摸准,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对症下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抓住关键。每一位领导干部既要学会“弹钢琴”、善于“弹钢琴”,更要善于抓根本和主流,在事关全局的关键性问题上下功夫、求突破,以重点工作带动一般性的工作。特别是“一把手”要抓关键,带头干、带动干、带领干。要善抓基层。大家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上级急、上头热,乡镇、社区基层非常苦、基层非常冷、基层非常弱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有效落实。要更加重视基层,深入基层,强化基层,带动基层,实干苦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只有在一线,才真正抓得具体、抓得及时,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务实举措。任何一项工作,没有工作标准,就不可能有工作质量;没有工作时限,就不可能有工作效率。现在有一些事情没有办好,基层群众有意见,不是因为缺少好的思路和办法,不是因为没有决策和部署,而是因为抓得不具体、不深入、不到位、不及时,导致落实不够、落实不好。各级干部要克服浮躁心理,漂浮作风,特别要防止囫囵吞枣,防止层层当“二传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直面一个个具体问题、困难和矛盾,具体抓,扭住不放抓到底。
提升推动工作的能力,要从战略性、规律性、策略性上下功夫,要从运用系统论、控制论、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使我们工作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必须进一步推动思想大解放。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我感到,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间,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习惯于算静态账、不算动态账,算自己的账、不算他人的账,算单一的账、不算综合的账,算眼前的账、不算长远的账。还有少部分干部,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大工业、大建设的洗礼。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在我们领导干部队伍中,有些人一提到解放思想,往往都说自己思想很解放、都是别人思想不解放,总是认为自己思想观念是与时俱进的,都是基层、下级和群众观念太落后。大量的事实表明,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这是一条真理和规律。因此,解放思想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要从在座的每个同志自身做起。只有领导干部真正的、持续的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引领全市上下形成改革创新的时代风尚,巴中的发展活力才能竞相迸发,各项工作才能持续实现推动。解放思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口号上,要见诸行动上、实践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在座每位同志思想是真解放、还是假解放,是口头解放、还是行动上解放的试金石。推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是一场社会大变革。变革,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变革,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开创崭新局面。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核心和关键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核心和关键,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提升能力,努力创新,创造新的发展成果。
同志们,推动巴中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事业,为我们施展才干提供了历史性的大舞台。希望全市各级干部尤其是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在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满怀干事创业的激情,以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超常的付出,干出一片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