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巴山春来早
作者:苗勇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3/31

  近年来,巴中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赢得了党政信赖、职工满意、社会公认。巴中工会抓民生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成效得到了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的充分肯定。近日,记者前往巴中采访——

      

  三月的巴中,春回大地、满眼新绿。

  这是一块孕育奇迹和充满希望的热土。巴中,曾经为新中国的创建做出重大牺牲,而在相当长时期的发展中,囿于地理位置和资源匮乏,巴中长期戴着贫困落后的帽子,经济社会发展困顿徘徊、迟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390万巴中儿女,以艰苦卓绝的毅力和精神开始了新的长征,巴中大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四川省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中,巴中的目标定位日益清晰:“一节点、两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和一中等城市”的发展格局,昭示着这片热土的美好未来。

  “在这场宏大的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中,巴中各级工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正成为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了巴中确保两个加快建设,让党委政府放心、让职工群众贴心的重要力量!”

  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一语中的。他嘉许的背后,是巴中广大工会干部为之不懈努力的汗水和心血。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工会融入大局、发挥作用的重要切入点,工会人必须毫不动摇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当共和国的发展跨入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呼声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上至党和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代表热议,下到基层职工切身关注,衣食住行,民生问题越来越牵动国民神经。

  “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老区,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贫困人口多,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巴中市市长蒲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直言不讳。

  同时,巴中又是温家宝总理定点联系地,温总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殷切目光,时常跨越千山万水,注视到这片亟待发展的土地。

  在这一背景之下,工会工作如何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如何发挥好群团工作优势,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履职尽责,发挥出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巴中工会人,开始了思路的厘清和实践的探索。

  记者手中有一份巴州区委和区总工会关于工会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在这份受到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高度肯定并批示在全省工会系统参阅的报告中总结出来的观念,或许能代表巴中工会人对这个重大命题的清晰认知。

  报告中提出:“首先,参与服务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目前民生工作已摆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要求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其次,参与服务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民生问题包含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职工权益之本。因此,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与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具有高度一致性;第三,参与服务民生工作是工会自身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强化了工会组织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增强工会工作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赖,进一步增强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巴中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鸣更是简洁明了地表示:“革命老区的工会尤其要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努力担当,不辱使命!”

  在牢固树立民生工作是工会服务大局重要抓手的认识前提下,巴中工会经过两年的摸索,不断完善和丰富了工会民生工作理念:那就是以提高认识为前提;以强化领导为关键;以加大投入为保证;以狠抓落实为根本。巴州区总工会更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准确定位,创新理念抓民生;调动激情,增强活力抓民生;完善网络,健全体系抓民生;注重实效,灵活方式抓民生;保障民权,维护权益抓民生;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抓民生”这六抓经验。

  实践证明:观念的统一往往会使一个团队具备惊人的潜力,而格局的完善和理论的健全,更会指引一项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成功走向更大的辉煌。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需要工会汇聚智慧,强力运作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关心和实惠

  2010年新春伊始,又一座崭新的民工公寓在巴州城区建成了。

  “背篓笼在脑壳上,睡在马路街沿上,夏天蚊子咬脑壳,冬天冻得打哆嗦”——这就是近年来在巴城打工的“背二哥”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根木杵、一个背篓、两只肩膀扛起一家人的生活和希望。然而由于收入微薄,多数人居无定所,舍不得住出租屋,只能露宿街头,生活窘迫。甚至发生由于街头露宿引发血案的悲剧。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如果能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吃住难问题,就是实实在在的关注民生。” 自2005年以来,巴中市所辖的三县一区均先后建起了多所民工公寓,各县区总工会牵头,3元的套餐荤素搭配米饭管够,自备铺盖住宿一晚只要1元钱,同时配套的还有阅览室、活动室。“背二哥”们闻讯奔走相告。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和工会带给他们的温暖。

  随着模式的成熟和需求的拓展,2010年春季,一座设施更为完善、功能更加齐全的新民工公寓在巴州城中建成了。走进新公寓,经过门口的招工信息墙,记者不但看到了敞亮的饭堂、整齐划一的床位,还看到了民工书屋和娱乐室,看到了专门为在此住宿的“背二哥”们开展维权培训的会标。

  在这个新的民工公寓,前来调研的省总工会领导巧遇正在吃饭的“背二哥”李天福(音),亲切地问起老李的感受,这个憨厚的巴山汉子一边往嘴巴里扒拉饭菜,一边朴实地说:“这里好得很,感谢政府。现在的农民工硬是比以前体面多了!”

  其实,民工公寓只是巴中工会配合党委政府关注改善民生工作的一个典型缩影。在实践中,巴中工会着力四大行动,使改善民生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建“中心”惠民。全市各县区均成立了惠民帮扶中心,各乡镇成立了惠民帮扶工作站,村和社区成立了惠民帮扶工作点,实现了惠民帮扶网络的无缝覆盖。建立了市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均结合各自特点成立维权机构;

  ——搭“平台”助民。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最大限度把职工和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扩大工会民生工作的组织基础和覆盖力度。强化困难职工帮扶网络、困难劳模管理网络和职工就业培训网络三大建设,力争全面准确掌握情况,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抓“活动”利民。依托工会几大活动品牌,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金秋助学、送温暖活动、安康杯竞赛等,全方位、多侧面、大容量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体现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

  ——办“实事”富民。瞄准困难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加大惠民帮扶的工作力度,如在“就业再就业”行动方面,仅2009年全市工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就达2520人,通过职业介绍帮助实现就业再就业132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超额完成了省总下达的目标任务。

  巴中市县区工会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分别挂包和联系贫困村,积极投身当地的经济建设,主动参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等工作。

  “民生工作面宽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开了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仅靠工会组织唱独角戏是不行的。必须创新思维和工作方式,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民生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才能形成改善民生工作的生动局面!”采访中,无论是韩鸣副主席还是南江县委常委、县工会主席熊彬,巴州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王晓峰等工会领导都这样深有感触地说。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要求工会带着感情去做事,要干好这件事,同样需要一种精神

  巴中,或许什么都缺,但从来就不缺精神。

  早在1994年,以“艰苦奋斗、团结奋进、脱贫致富”为核心的巴中经验就曾名动一时。到2009年秋天,“巴山红叶”——优秀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又以她璀璨夺目的一生诠释了新时期的巴中精神。

  “屈指一算,我们工会所做的工作,惠民帮扶中心建设,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送温暖工程、金秋助学、女职工大病互助保险、职工住院医疗保险、工资集体协商百日攻坚、职工权益维护、安康杯竞赛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哪项又不是民生工作?只要我们在干工会工作时,同样饱含激情,满怀关爱,做到朴实、吃苦、感恩,向王瑛同志看齐,就一定能把工作干好,做实!就一定能让职工群众和工会会员满意!”韩鸣说起工会所做的一切掩饰不住脸上的激动。

  在这位爽朗能干,闻名全省工会系统的女主席看来,巴中精神是传承于红军“志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精神的。“如果巴中精神落在工会民生工作中,我想那就是无论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始终坚持信仰不动,党性不移,本色不改,忠诚不变。要满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去思考问题,去落实工作,把民生工作抓好抓实,真正为职工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让工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最温暖的娘家。”

  诚哉斯言。采访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巴中精神。

  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精神:无论是在南江县采访还是在巴州区调查,记者看到了工会惠民帮扶的突出特点就是一个“实”字:扎实、朴实、翔实、务实。无论是在企业工会还是机关工会,事关民生工作的各种基础材料基本上都建档翔实,家底清晰;地方工会干部干起工作来踏踏实实,虽言语不多,但竭尽全力。

    这是一种吃苦无悔的精神:近年来,巴中工会工作条件在省总和地方党政的关心支持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和成德绵发达地区甚至省内其他城市比较起来,仍然十分有限。场地逼窄、设备简陋。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工会人表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可贵品质,不抱怨、不埋怨,不抛弃、不放弃。干出了令老区人民满意的业绩。

  这是一种感恩无疆的精神:会感恩方会做人,会做人才能成就大业。在一路采访中,记者曾到过巴州区工人文化宫,这个至今仍在坚守,即使放眼全省也为数寥寥的县级工人文化阵地,在地震中也历尽磨难。省总拨专款进行了加固修缮。聊到这件事情时,文化宫的工会人谈到了坚守的艰辛,但更多谈到的是感激,是希望,是对未来的规划和憧憬。作为“5·12”特大地震重灾区,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无数的巴中工会人懂得了从工作中去承载恩、去传递爱。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践行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

  秉守清贫莫等闲,关注民生做贡献。

  2010年春之花蕾,在巴中职工群众中绽放。2010年工会民生工作之号角,在巴中工会人心中吹响,引领希望、催人奋进!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