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
作者: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3/07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巴中经济开发区: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发展的首位。省委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市第三次党代会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结合巴中实际,作出了全面部署。现就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实现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切实增强经济实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城乡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正确处理城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保障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科学把握,系统谋划。既要把握“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巴中贫困山区的实际,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走出一条贫困地区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治穷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劳民伤财。切实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理念和思路、目标和方向、办法和路径去谋划发展、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方式、发展阶段的新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行各业,必须全市一盘棋、全域一体化推进。在推进中,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典型示范、带动全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每一项工作经得起历史的、实践的、群众的检验。

——市场主导,创新推动。要清醒认识全市城镇小、工业弱、农村穷的现状,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促进城乡“双加速”、“双提高”互动融合发展。深化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破除一切阻碍“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桎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形成“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崭新局面。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要大力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营造城乡居民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繁荣,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成效惠及广大民众。

(三)目标任务

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要按照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扎实推进,努力做到“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

近期目标:“一年开好局”。加快完成四级城乡规划体系,2012年抓好8个重点镇、12个中心村统筹城乡综合协调发展示范,建成734个居民聚居点;加快城市新区和园区建设,2012年初具规模;加快实施高速公路、绕城过境公路和农村道路建设工程,推进渠江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创新基层治理、社区管理建设;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农村产权管理使用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期目标:“五年大发展”。到2016年,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科学规划体系;产业园区功能配套、聚集力强,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区域交通枢纽和利农利工利商利民的水利综合体系;实现城乡就业保障、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聚居度达到5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8%。

远期目标:“十年新跨越”。到2020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经济实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基本建成惠及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同质化,城镇化率达55%以上,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二、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工作

  (四)推进“两化”互动

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统筹城乡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充分开放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按照产城一体、园城结合的要求,加快建设工业园区,促进产业聚集,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扩张。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的主攻方向,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健全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以城镇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兴文新区是全市“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引擎,要加快建设步伐。要在“两化”互动中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五)着力“三个聚集”

——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聚集。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集中全力加强“一园五区”基础承载能力、要素保障能力、项目配套能力、企业服务能力“四项能力”建设,2012年力争初具规模。突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增强区域市场竞争力。大胆探索多元化的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方式,善于运用市场化模式,在强基础、重引资、促落地上下功夫,市县园区都要力争有知名企业、名牌产品进园入区,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集群,增强工业发展的实力。大力发展商贸、交通、物流、金融和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着力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培育特色专业市场和城市商业综合体,积极发展会展业,加快构建与新型工业化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吻合、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支撑。

——有序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产业聚居点聚集。加快构建四级城镇体系,在切实做大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同时,高度重视重点镇、中心村和产业聚居点的规划建设,首批要抓好巴州区柳林镇、水宁寺镇,南江县长赤镇、沙河镇,通江县广纳镇、诺水河镇,平昌县元山镇、驷马镇等8个示范镇建设。要注重功能完善、风貌打造和品位提升,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面上工作。科学分析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人口迁徙变动的趋势,着力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村落规划水平和民居设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要突出依托产业规划建设聚居点,依托载体尤其是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建设城市组团和新型社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和到聚居点居住,制定完善对拆除原有住房、退出原宅基地等产权的农民的补偿激励政策。

——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聚集。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流转规范”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的登记确权发证工作。健全农村产权的流转制度,积极推进土地山林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户集中,培育和发展适度规模的山地农场、山地林场、山地牧场。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加强服务和管理,维护好农户和业主的合法权益。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开发业主,建设大基地;积极鼓励回乡人员带资创业,发展大园区;引导培育种养大户,助推大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

(六)加强“六个统筹”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强化“全域巴中”理念,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全市城乡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全覆盖。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完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实现综合配套,充分发挥科学规划对“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特色。严格规划执行,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当前,要突出抓好市县城市和有条件的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重点镇、中心村、聚居点的分区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按照“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要求,搞好产业规划定位和布局。要按照“三轴、两圈、六组团”的空间布局体系,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业、机械电子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提高城乡工业化水平。在市县城市和有条件的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养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充分发挥“百万巴中民工”的巨大人力资源优势,实施“回引工程”,制定财政、金融、税收等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兴办微小企业,积极探索建设微小企业创业园,形成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模式。着力形成以园区为载体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工业为主导、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微小企业带动全民创业为特色的城乡产业一体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市场体制。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强大力量。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各级财政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创新财政性涉农资金投入机制,优化支出结构,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放大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城镇建设和农业物流投资公司,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平台。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增加信贷服务品种,加快实施金融“讯通”工程,对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鼓励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新型投资开发组织,建立完善农村信贷担保质押体系,灵活担保方式,充分释放农村资源的活力。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创新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农业的机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土地整理等领域。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加快经开区开发建设和老城改造,不断拓展城市框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配套,切实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吸纳力。大力构建“三纵三横两环一航”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绵巴万高速、南巴汉铁路和巴中支线机场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突出抓好“两环”道路和乡村道路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交通网络。大力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渠江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小农水”建设,加强以巴河治理为重点的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备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城乡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城乡能源、广电、通信等公用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覆盖面。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构建城市商贸、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六大流通网络”。以“五创联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城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定期互派交流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和进城入镇人员子女就学保障体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开展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引进、推介和转化,建立科技特派员和农村信息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进园入企,进村入户,加强科技培训和宣传,提高群众科学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施和装备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体系,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推动文化适度超前发展,扩大先进文化向农村辐射半径和覆盖面,扩大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向城市影响,抓好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深化机构改革,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优化整合行政资源,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农村基层综合改革,适时进行村组合并和撤村建社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尊重和保护农民民主权利,全面实行党务政务公开,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制度保障,提高自治水平。建立健全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完善城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逐步实现“一证通”,使流动人口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深入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保持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七)实施“六大工程”

——实施“巴山新居”建设工程。把新村建设摆在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的首位,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农民为主体,对农村现有危旧房实施全面改造,鼓励和支持农户到市县城市、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建设新居。按照一年加快推进、三年明显见效、分批连片实施的要求,力争完成30余万户改造任务,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

——实施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对全市3900余公里乡、村道路实施硬化,通村通畅率达到80%。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实现100%的乡镇、中心村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班车。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形成建、管、养、运一体化的农村公路建管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水平和抗灾能力。

——实施产业扶贫工程。立足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种植、特色畜牧、特色林产、特色水产等产业,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加工业。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沿山、沿路、沿沟的连片块状特色产业带和示范片,辐射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四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全面落实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扎实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

——实施公共服务建设工程。配套建设特色镇、中心村和聚居点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邮政、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示范带动面上工作,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幸福感明显增强。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防洪和地质灾害治理,实现“一条通道一条绿色走廊、一座城镇一片森林拥抱、一个村庄一幅田园山水画”。

三、创新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式方法

(八)加强组织领导。适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整合力量,形成合力。为加强领导和指导,成立全市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办公室,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抽调配备得力的人员,确保“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各项工作深入扎实推进。乡、村是统筹城乡工作的基层基础,要配齐配强乡镇“一把手”和村党支部书记,各级各部门对乡镇工作必须放权、放手、放利。要让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工作中实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收入、社会上有荣誉。要拓宽村干部选任渠道,注重从致富能人、外出务工“小老板”中吸收优秀人才,充实到村干部队伍。要按“三个一线”的要求,在市县机关中选派一批年轻优秀干部充实到重点镇、中心村、产业聚集点工作,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造就干部。要抓住国家实施新的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机遇,大力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撬动和聚集更多的市场和社会资源要素,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九)注重工作方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对市县城市近郊、特色集镇周围、平坝浅丘、有产业资源基础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要全面推进“三个聚集”、“六个统筹”;对一些高山区、深山区等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要积极实施“六大工程”。要围绕城市近郊建设组团和新型社区、重点镇彰显个性和特色、中心村设施配套集聚力强、聚居点突出产业支撑的要求,抓好典型示范,指导推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各个层面的工作,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

(十)严格督查考核。把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实绩作为目标考核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凭实绩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作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评判检验标准。要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把各项工作量化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的督促检查。市委目督办要牵头对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建立责任明确、绩效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中共巴中市委
  巴中市人民政府
2012年2月22日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