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郑莉 赵永智 张锐)“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担心组织文化活动影响正常生产”;“一些地方单纯追求GDP和经济增长,忽视了劳动群体的文化诉求,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倍受冷落,甚至被边缘化”……当全国两会热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时,代表和委员也把目光投向职工文化建设,呼吁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补钙”,为职工打造幸福的“心灵家园”。
“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增强职工对企业归属感和向心力的有效手段。”全国政协委员苏玲认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息息相关。为员工减压,丰富其知识厚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员工中营造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促成员工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激发企业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谷常生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职工队伍状况和利益诉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职工文化建设面临新问题。2011年我国职工总数3.21亿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占了73.93%,外出农民工达1.53亿人,特别是“80后”、“90后”新生代产业工人大量出现,他们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的要求更强烈,对精神文化需求更迫切。
全国人大代表彭爱华在调研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休闲娱乐生活,但日常的娱乐活动仅限于打牌、打桌球、上网、看电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没有一个属于他们的文化阵地。”为此,今年两会上,她提交了一份《关于保证职工文化活动阵地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建议案》。
彭爱华代表说她很怀念学生时代常去的工人文化宫。但她无奈地看到,如今一些地方的工人文化宫正遭遇发展“瓶颈”。“以湖南为例,84个县级以上工人文化宫,只有一家属于全额拨款。”没有拨款,运转经费从哪里来?许多工人文化宫只好靠出租场地度日,而职工的活动场所渐渐被蚕食。
“构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应以人为本,这个‘本’就是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王晓龙认为,在发展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中,工会应当有所作为。如搭建平台,提升职工的知识水平、职业本领、工作技能和敬业精神,推动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成长,等等。特别是要做大、做强工会文化产业,加强对工会报刊、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演出团队、“职工书屋”、职工电教中心、工会网站、职工活动中心等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活动。
“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仅靠工会一家的努力和推动是不够的。”彭爱华代表建议,政府和企业全力支持,以工业园为单位,配套面向普通职工的文化活动阵地。“这个工作必须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来做。政府制定规划,出台专门管理办法,给予资金支持,企业则按照规模大小和职工人数多少承担一定比例的投入。”在彭爱华代表的设想中,这个阵地应该包括礼堂和文艺演出舞台、“职工书屋”、室内和室外的健身场所,还要有一定装备的职工文体队伍,有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谷常生委员则建议,将“职工书屋”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围,在财政、场地、经营许可、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扶持,将这项公益性惠民文化工程打造成职工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