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二哥”在公寓一住8年
作者:四川日报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3/16

社区管理+民间兴办+就业补助,让农民工进得来留得下
□谢兴才 本报记者 李传君 谢梦 王诗侠

  一间20平方米的屋子,8架双层床分列两边……在巴中市巴州区 “西城民工之家”的“7号铺位”,进城当了10多年“背二哥”的罗碧伟一住就是8年。
  像他这样身背背篼,手拿打杵子,在车站、居民楼替人搬东西的“背二哥”在巴中市有近5000人。为解决他们的吃住问题,巴中市在全省率先以社区管理、民间兴办、就业补助的模式兴建了12家“背二哥”公寓,可住近3000人。
服务好,城里有温暖的“家”
  公寓周到的服务让农民工感到温暖。
  罗碧伟回忆,“过去,在街边把铺盖卷一放,往背篼里一钻就睡……”自从2004年住进“西城民工之家”后,8年来,许多农民工舍不得搬走,“每天租金两元钱,如果自带被子,每天才一元钱。厨房、餐厅、浴室、厕所都齐全,还有大彩电。政府安排8个工作人员做饭、换洗铺盖等。”
  距巴中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的通江县,2000年以来建起3家农民工公寓,一共有280多个床位。住宿费每天一元,伙食费基准价平均每人每餐5元。餐厅经营实行招标承包,政府根据就餐人数会给予适当补贴。
  通江县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农民工公寓服务质量与管理人员工资挂钩,如果管理不好,住的人少,工资就少,所以他们的服务还是很到位的。
  有配套,让农民工留得住
  “假设在城市工作,能享受廉租房,就业、读书等和市民同等待遇,那么农民工在一个工厂、一个城市的稳定性就高。”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农民工公寓可以增强农民工的稳定性,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
  但是,农民工公寓在运作上也有难题。“西城民工之家”建于2001年,初期差点“断炊”。负责人王方说,最开始还能落点小钱,随着物价越来越高,光靠租房收入连维持运转都很难。幸好从2004年开始,政府将公寓开支纳入财政补助范围,还为公寓提供了8个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医疗保险。
  2010年公寓搬迁,新址门口就是公交站、济民医院,周边还有两家超市。巴州区总工会还提供了6万元资金支持。
  通江县的农民工公寓由诺江镇党委、政府牵头,该县工会、劳动、民政等部门出资建设。棉絮、被套、枕头等床上用品都由政府购买。
  巴中市民政局局长邹仁见说:“市里还在想办法积极建设,争取早日让公寓能够涵盖所有‘背二哥’。”
  再攻关,不仅“落地”还要“生根”
  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近1091万。目前全省有50多所农民工廉租房、廉租旅馆和农民工公寓,解决了部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主要集中于打零工、低端行业和低收入的人群。
  “解决更多农民工的住房需求还需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方面给他们更多保障。”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黄进表示。他同时提到,农民工公寓的“软件”还需要升级换代:“像一些公寓中的‘大通铺’,将农民工集中居住,长期来说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我们不仅仅要解决农民工‘落地’的问题,还有今后‘生根’的问题,丰富文化生活、加大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也应一并跟上。”
  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转变为新市民,还需在制度设计、政策支持等方面做怎样的努力?记者将进一步调查,请看本报后续报道。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