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呼吁尊重职工首创精神 "草根创新"有出路
作者:佚名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9

 

    中工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彭文卓 陈晓燕)如今,在武汉钢铁集团,专聊创新的微信群有很多:职工一有好点子,就拿出来和群里的专家交流。袁伟霞委员是武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对企业的这种创新氛围她很是自豪。

  “据我所知,有一家企业去年1年收到很多职工合理化建议,但只有10多条被采纳,这意味着大量建议被忽视、浪费了。”袁伟霞委员认为,从这点看,在职工中有很大的创新潜力。

  如何挖掘一线职工的创新潜力,搭建职工创新平台,从而激发他们的首创精神,实现全员技术创新——这是很多委员所关注的。

  袁伟霞委员介绍,武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职工技术创新平台:首先是建立了“金点子”征集、先进操作法推广、工人自主创新成果申报等制度,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五小”成果展示组等示范点,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现金和职称奖励等,从体系、制度、智力、奖励4个方面搭建不同层面的企业创新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支持职工技术创新。

  “除此之外,我们特别鼓励创新申报,让专利不再神秘。比如职工提交创新设想的初稿,我们组织技术专家讨论修改甚至进行生产线试验。”袁伟霞委员说,很多职工因此申请了技术专利,专利的申请反过来又提高了职工的创新积极性。

  在为武钢的创新平台点赞的同时,工会界委员也纷纷“支招”。他们认为,激发职工创新潜力不仅需要企业“动起来”,政府及社会层面也需要行动起来。例如组织职工参加全国和区域示范性劳动竞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加强校企结合、职工技能培训;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等等,培育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另外,‘试错’机制也必不可少,企业要有一定的宽容空间,不能让职工因为一次试验失败就不敢再次尝试创新。”湖北恒隆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涵霖委员认为,企业从智力上提供支持,让技术专家辅以指导,从而减少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试错”机制。

  一线工人也能成“大师”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这些称谓都让巨晓林备受瞩目。

  但工友们对他最熟悉的身份,还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接触网六段高级技师。

  工作29年时间,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辗转数十个工地,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他的团队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一线工人的创新故事:

  1998年,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中,他发明了“下部固定绳临时悬吊法”,经专家组论证后,当即在全线推广。2006年,迁曹铁路施工,他研究出“正线任意取点平移法”,在没铺好钢轨的情况下,就能确定接触网杆位置开始施工,抢回工期19天……

  他带出的近百名徒弟遍布在多个工程项目部,有6人成了工长、15人成了“能工巧匠”、5人走上了项目总工或项目经理岗位。

  迄今为止,巨晓林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98项,创效900多万元。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