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组织要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谭红杰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09/07

谭 红 杰
 


  市第三次党代会作出了“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服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新阶段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必然选择。引领带动全市广大职工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神圣使命。


   一、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参与“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是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工作职能的准确定位。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凝心聚力。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为主题,在全市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展主力军时代风采,建跨越式精品工程”、“奋战大巴山天堑,建功川东北枢纽”、“文明窗口树新风,创先争优促发展”等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要有力组织开展全市万名职工参与“庆五一”文体活动,万名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万名职工参与劳动竞赛活动,万名职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万名企业员工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投身巴中“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建设激情,凝聚广大职工建设富裕和谐美好巴中的强大合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市立得起、全省叫得响的劳动竞赛、立功竞赛、技能大赛和“工人先锋号”品牌。


  二是以创新为动力建功立业。创新是推动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着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潜能,紧紧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翻番”、“五个提升”和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奋斗目标,以“两化”互动的重点、转型升级的焦点、企业管理的难点作为主攻方向,围绕自主创新、增收节支、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等重点,广泛开展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巴中实际、适应职工特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要组织动员全市职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和节能减排等活动,发动职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五小”活动,引导职工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善于创造,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自主创新的生力军,成为真正的现代产业工人。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推动创新型班组、创新型企业建设,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以劳模为榜样引领带动。劳动模范是社会的中坚、工人阶级的楷模、劳动群众的骄傲,是巴中发展的“脊梁”。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思想、良好作风和模范行为教育职工、感染职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劳动积极性。要引导广大职工努力争做勤奋学习、勇攀高峰的模范,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模范,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模范,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模范,立足本职、敬业奉献,积极投身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伟大实践,切实增强广大职工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展现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时代风采。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调节器”作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是工会组织服务“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深入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工会要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深入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建会行动,进一步发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机制的优势,大力实施“双措并举、二次覆盖”,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扩大和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在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基础上,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企业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合同,切实将广大职工最关心的工资增长、福利待遇、休息休假、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等内容纳入工资集体协商范围,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切实提高工资集体协议履约率,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推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涉及职工权益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积极促成并配合参与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的执法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不断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约率。加大依法维权力度,充分发挥市、县(区)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的作用,开展追讨工资、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工会法律援助,引导职工(农民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解决矛盾。进一步深化省(城)际间农民工双向联动维权机制,积极推动输出地与输入地工会间的联系协作,不断拓展联动维权领域,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维权实效,年内各地要抓好1-2件有较大影响的农民工维权案件。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积极探索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深化厂务公开制度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以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为目标,切实履行好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调作用、服务作用、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坚持党政主导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格局,主动站在协调劳动关系第一线,充分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等作用,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制度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化解劳动关系矛盾。进一步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探索建立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调处、援助一体化机制,坚持通过法律和制度调整劳动关系,通过协商、协调、沟通化解劳动争议,努力把劳动关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成立协商劳动关系工作委员会,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党政目标考核,适时表彰一批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单位。


  三、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传导器”作用


  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服务“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各地工会在参与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引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加强对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帮助员工,成就员工,让员工感到有地位,有尊严,有作为,让员工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倡导“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积极构建以“利益共同体”为核心价值的和谐企业文化,让每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找到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激励员工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二是着力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各级工会组织大有可为。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工会“大学校”作用,努力打造职工的“精神家园”。要利用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创新职工文化项目,活跃职工文化形式,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职工提供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不断加强公益性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学校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资源,打牢职工文化建设基础。大力实施职工书屋建设工程,不断扩大职工书屋的覆盖面,努力把职工书屋建设打造成惠及职工群众的文化工程、推动职工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着力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文化,有效引导企业开展职工文化活动,活跃企业职工文化氛围,繁荣新时期企业文化。与此同时,各级工会组织要把提升职工幸福感作为构建职工“精神家园”的终极目标,要以“幸福”为核心,挖掘、提炼企业与职工“心心相映”的元素,着力构建以职工“安心、贴心、舒心、信心”为主要内容的“家文化”,让职工产生“家”的安全感、感受“家”的温暖和力量源泉。


  三是全力塑造企业文化精神。积极倡导互利共赢的和谐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以职工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是广大企业的不懈追求。各地要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养文明风尚,不断强化企业意识,喊响企业口号,凝聚企业精神。大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最大限度地焕发职工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做大做强社会财富“蛋糕”,努力把企业和职工建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使先进企业文化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努力服务民生改善,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减压器”作用


  服务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成果,是工会组织服务“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工会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发挥作用、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


  一是健全帮扶网络。建好惠民帮扶中心。各地要进一步明确惠民帮扶中心的职能定位、人员编制和管理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到位、责任落实。深化资源整合,加强各类帮扶资源的管理、统筹、衔接,努力构建“以市惠民帮扶中心为龙头,县(区)惠民帮扶中心为枢纽,乡镇(街道)、社区惠民帮扶站点为基础”的帮扶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把惠民帮扶中心建成党委的民意中心,政府的帮扶平台,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服务大局、深化工作、优化社会管理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建好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的一大创举,在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贡献巨大。各地工会要进一步明确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能职责,落实中心工作人员,加强中心阵地建设,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在全社会叫响做实“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努力把工会的帮扶中心建成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


  二是树立帮扶品牌。各地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有效承接党政赋予工会的资源手段和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实施工会“六大惠民行动”,积极为困难职工、受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农民工提供应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权益维护等帮扶,大力加强工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指导、小额贷款等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金秋助学”、“送温暖”、“医疗互助”、“劳模关爱”等民生工程。坚持将工会各项帮扶活动融入到以“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为主题的“四季送”温暖活动之中,着力打造工会帮扶工作品牌,有力推动改善民生政策的落实。


  三是注重帮扶实效。工会要以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为抓手,组织各级工会干部与困难职工(农民工)结对子、攀穷亲、手拉手、心连心,满腔热忱地为困难职工(农民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农民工)最紧迫、最棘手、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在农民工集中地方建立农民工书屋、图书角,为农民工送电影,有条件的能上网,不断满足农民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要建好优质廉价的“农民工公寓”,为进城务工的“背二哥”解决好住宿难、吃饭难、文娱难等突出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帮助有创业意愿、有创业能力的下岗职工和返乡农民工选项目、跑资金、谋出路,让他们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尽快走上带头致富、率先致富的道路。


                      (作者系四川省巴中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

触碰右侧展开